在对话中让思想生长,伊顿纪德品牌『故事田』项目受邀参加第二届儿童哲学大会2022年11月24日 09:54

11月17日,恰逢世界哲学日,第二届儿童哲学大会暨第一批“江苏省儿童哲学学校”授牌仪式在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举行。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優教育、『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组受邀参加会议,出席圆桌论坛“对话儿童哲学”,并开展儿童哲学公开课授课。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主办,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林德宏先生,儿童哲学·中国主席陈晓韵女士,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儿童哲学专委会主任潘天群教授,江苏省儿童哲学专委会秘书长洪菊女士,无锡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丁伯荣先生,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校长林旭女士,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督学、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督学孟晓东先生出席了本次大会。共约400位教育人通过线下和线上参与会议。

大会以“在对话中让思想生长”为主题,上午,继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和儿童哲学的致辞及主旨发言、无锡协和双语国际学校实践成果分享、儿童哲学专委会支持学校发展案例分享后,伊顿纪德『故事田』项目官余昆执教的四年级《我和陌生人有什么样的关系?》,作为两节儿童哲学展示课之一,共同展示了儿童哲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所包含的哲学议题、哲学探究精神和哲学方法,学生在安全的环境里探究大问题,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协作性思维共同让理解深入,让思考生长。

下午,在“对话儿童哲学”的圆桌论坛中,协和双语学校督学孟晓东先生作为主领人,与各专家对话,围绕对两堂展示课点评、以及对未来儿童哲学课程如何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余昆分享了自己展示课程中去除道德价值传递的儿童哲学的本质及课程的目标,和与会嘉宾一道探讨了儿童哲学课堂的样态、儿童哲学课堂在学校中的形式。

大会还对入选首批“江苏省儿童哲学学校”的10所联盟校授牌,希望借此大会的平台,推动儿童哲学在江苏教育的丰沃土壤上开出更多思想之花,结出更多实践之果。

人之初,性本“悟”,在对话中让思想生长不仅是儿童哲学教育的核心理念,更是全方位提升儿童认知、情感与社会交往的最佳途径。大会的举行深化了参与教师儿童哲学对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育人方式转型的认识。伊顿纪德品牌『故事田』项目自2014年起,已惠及全国30个省,156个市县,4500所村小50万余名村小师生,持续用一个个故事点亮一个个村庄。2022年项目深度服务偏乡师生,以思辨哲学课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以线上线下分阶培训支持教师成长,形成思辨哲学盒子公益产品,于本次大会上展示了项目的特色和专业力,项目将链接更多专业资源,提升项目内容的深度和专业力,聚焦乡村,更好地服务师生、学校,也将参与到儿童哲学在城市学校的推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