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是的,从人类到一切有生命体征的物种,帮助我们不断探寻生命如何存在,如何共存,如何发展,如何超越……才是教育应有的气息。
疫情来临、爆发、持续,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对人类自然观的反思以及对身心健康的重视,似乎回到了他们本就应该占据的核心位置。生命、自然与健康,会成为未来学校教育人日益重视的核心议题,生命安全是超越任何学习内容的根本基石。
一位伟大的教者,是大自然!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我们如何打破自身局限,选择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设新的教育和知识场景?生命来去,为何每一个春天都似而不同?我们领着孩子们探究源头与归宿。
你好,时间轴上的人世间!没有哪一张脸会永远被阴霾笼罩。我们为何要回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会再次相见,并一起发现:人间值得,久不相见的我们,仍在以热爱回报世界,以敬畏迎接自然,以美好创造未来......
清明风起,万物寻根以健生长。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补上“生命教育”这门人生大课,体悟生命的有限性与唯一性,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用安全守护孩子的身体,用身体塑造孩子的精神。
【发 起 方】蒲公英教育智库、苏州半书房、《優教育》杂志社、伊顿纪德未来学习中心
【时 间】4月9日(周四)19:30-20:30
【伴读大纲】(拟)
伴读时间 | 伴读名称 | 伴读书目 | 伴读者 |
4月9日/ | 第一讲:你好,生命!——我们为何回忆我们从哪里来 | 《天蓝色的彼岸》 | 张安仁 |
4月16日/周四 | 第二讲:何以为家:家庭树上的家人们 | 《动物家庭》 | 周其星 |
4月23日/周四 | 第三讲:寻根之旅:人类远未认识自己 | 《万物简史》 | 张 树 |
?5月7日/周四 | 第四讲:看见自然:以自然尺度丈量生命 | 《大地上的事情》 | 张延银 |
5月13日/周三 | 第五讲:何以存在:学会生存还是存在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 冷玉斌 |
5月21日/周四 | 第六讲:何以为人:以孩子之名的宣言 | 《小孩子的权利》 | 丁银洪 |
5月28日/周四 | 第七讲:何以为群:自主、规则与契约 | 《大人为什么要开会》 | 郭初阳 |
6月4日/周四 | 第八讲:万物有灵:我们不是这里的主人 | 《生命的未来》 | 裴 鹏 |
6月11日/周四 | 第九讲:何以文明:观看时间之中的人类 | 《人类简史》 | 钱 锋 |
6月18日/周四 | 第十讲:面朝幸福:挺身而为一自由人 | 《苏菲的世界》 | 李 斌 |
点击链接免费预约学校在窗外公益云课:lxi.me/7ejrn
【伴 读 者】
张安仁 苏州半书房学术总主持、安仁少儿哲学工作室创办人
周其星 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 “全人教育奖”提名奖得主
张 树 苏州半书房少儿文学负责人、阅读推广人
张延银 浙江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半书房联合发起人
冷玉斌 小学语文教师,著有《教书•读书》
丁银洪 苏州半书房书目研发负责人,马洲艺文馆书房主理人
郭初阳 独立教师,杭州越读馆语文教学负责人
裴 鹏 复旦大学教师,开设“植物改变生活”等通识课程
钱 锋 万物启蒙创始人,第二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
李 斌 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新校长》杂志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