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1日,伊顿纪德品牌、女童保护基金与爱心衣橱在国际女童日联合发起『美的守护」项目,截至2018年,已连续两年为村小女童带去23372个『美的守护」包,即56404件服装、26035册《防性侵手册》及168张“勇敢娃娃”有声海报,惠及302所村小26035位村小孩子。同时,女童保护基金志愿者团队在服务区域内村小开展“爱护我们的身体”儿童防性侵课.“Girls’Progress = Goals’Progress”。或许推动摇篮的那双手,也推动了整个世界。有人把它称为”女孩效应”,因为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从这双手开始,从教育女孩中获得力量,让女孩拥有美、自信和自立,让她们有机会翻转自己的未来。
因为我是女孩
2014年10月10日,来自巴基斯坦年仅17岁的少女马拉拉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当全球各地千千万万的少女在经历青春期的烦恼与欢乐时,马拉拉已经为争取巴基斯坦女童的教育权利奋斗了六年。在《消失的教室》的纪录片中,当时11岁的她面庞稚气,眼睛明亮,紧攥着自己的书包,坚定地说,“他们无法阻止我,我要受教育”。
古人云,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公布的数据分析发现,女童多上一年小学,可使她们成年后的收入能力提高10%-20% ,女童多上一年中学,可使她们成年后的收入能力提高15%-25% ,母亲多上一年中学,意味着婴儿死亡率可降低5%-10%,母亲拥有阅读能力,意味着幼儿存活到5岁以上的可能性提升50% 。
或许推动摇篮的那双手,也推动了整个世界。有人把它成为“女孩效应”,因为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当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
2015年,在第四个国际女童日当天,伊顿纪德教育公益和女童保护基金联合多方发起乡村女童的守护项目,这是“美的守护”的雏形。又经一年酝酿,2017年正式发起“美的守护”,依托女童保护基金的《防性侵手册》、《爱护我们的身体》 课程和伊顿纪德的青少年服装给乡村女童带去美的衣服,对自我的保护。时至今年,美的守护已是第三年,爱心衣橱也在今年携手成为联合发起方,女童保护、女童教育走入了更多公益人的视野。
她的觉醒
母亲、妻子、女儿,职场女性、全职妈妈、社创领袖、科研学者......她在自己站立的方寸之间,翩然起身,诠释着自己的生命角色。
但也“因为我是一个女孩”,也许会像作家、诗人吉娃•依比安面临着“被指责的是我。人们让我不要谈论这件事,人们对我说这没有多糟糕,人们对我说我应该看淡它。”我们翻开《天空的另一半》一书看到,“过去5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整个20世纪死于所有战争的男性还要多。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别。”
生命的绽放源于灵魂的觉醒,女性的成长与觉醒系于教育。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后超倡导女子教育,提出“欲强国必由女学”,若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必自妇人不学始。1897年,梁启超创办了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女学,他的《论女学》,更是幵创近代女子教育之先河。
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这所学校的校训是“厚生”,校长吴贻芳解释说:“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著,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丰满。”20世纪30年代,女孩儿们家境优渥、容貌秀丽并不值得炫耀,却以能上金陵女大为荣。
幵女禁,兴女学,从这里,她们幵始重新审视始自我,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她们幵始有了自信,走上觉醒之路。她们灿烂的笑容,踮起脚尖,舞动裙摆,是美的守护的最初感动挡女孩们知道“我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任何人”时,她们及她们周围的每个人面前都会是一条崭新的道路。
她的力量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预言女性会越来越取得平等的权利和尊重的地位,而女性权益的变化轨迹似乎也顺应了这位学者的愿景,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在全世界224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94个国家的女性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投票权利,而在两个世纪之前,这个数字仅为1。
我们看到在全球一群群女性正在用她们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们的“弱”去爱,如发起了女童保护、有灵且美艺术营,印度乡村“少女俱乐部”等,她们作为女性中的一员去帮助更多女性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
随着全国各地不断曝出多起14岁以下女童遭遇性侵案例,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女记者联合京华时报社、人民网、凤凰公益、中国青年报及中青公益频道等媒体单位于2013年6月1日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并推动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完善。截至2018年,“女童保护”已在全国30个省份相继幵课,线下课程覆盖儿童超过234万人、家长超过51万人。
女童保护项目发起人孙雪梅说,女童保护面向小孩子讲课的志愿者讲师要求是女性,因为上课时会有一定身体的接触。2017年,女童保护基金在原有《防性侵手册(学生版)》的基础上发布了《儿童防性侵手册(家长/教师版)》,给家长、老师提供可参考的材料。
除了身体的保护,我们发现一群年轻人在做的事情让人眼前一亮,郑清之和欧阳晨曦发起的“有灵且美艺术营”,倾向于对个人成长的内向唤醒,与女孩们一起探索真实的自我。她们既不是传统支教,也不是表演课,而是通过艺术去看见女孩们,引导女孩们围绕身体智能、情绪与社交智能、创造力智能和发展与文化智能去释放、去觉察、去思考、去实践,把这些体验和收获转化到生活中去,在未来面对困难时,从中找到成 长的力量。
有灵且美十分注重仪式的力量,为女孩青春期的不同阶段设计“迎阶礼”,如“豆蔻礼艺术营”、“花园礼艺术营”、“蜕变之礼”等。在高考结束后,女孩们来到最后的一个成长仪式——“蜕变之礼”,这次营会将帮助她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转变,同时她要完成豆蔻之礼的志愿者培训,回去服务她家乡小学的豆蔻女孩们。
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上,伊顿纪德品牌受邀参加并做公益主题展,这是与有灵且美团队结缘的起点,后合作支持乡村少女艺术营,如去年夏天在湖南新化与52名女孩子共同进行了一场难忘的泉力游戏艺术营。“在这里,我学到了最棒的三句话:我值得被爱,我有能力爱自己,我有能力爱别人。”一位女孩说。
今年,国际女童日的主题是,“女童力量:能者无疆,势不可挡”。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今天,超过10亿名18岁以下的女童为迎接未来做好了准备,她们每天都在挑战陈规旧习、破除障碍,她们正在组织和领导各种行动,以解决童婚、教育不平等、暴力和气候危机等问题。女童也是变革的强大推动者。我们相信,在觉醒与行动中,将越来越多地看见她们,看见“她”的力量。